历史上真有煮酒论英雄吗 曹操为什么没有直接杀刘备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国籍:三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消灭群雄,统一北方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谥号:武皇帝庙号:太祖陵墓:高陵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庙号:烈祖谥号:昭烈皇帝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还不了解:煮酒论英雄的读者,下面零三史记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煮酒论英雄到底是什么样的?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著名的军事小说《三国演义》,是以汉末的群雄割据为历史背景,在《三国志》等纪实的史料基础上,加以虚构和想象,而编著成书的。
在里面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描写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桥段。今天要说得这个桥段,就是曹操与刘备的“煮酒论英雄”。
曹操请刘备喝酒,用手指了指刘备,又指了指自己,说道“这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呀。”
一直韬光隐晦的刘备听到,吃了一惊。手中的筷子掉到地上。恰好这时天上响过一道惊雷,刘备于是趁机把筷子拾起来,笑着掩饰过去,说道“雷声震响的威力,竟然让我惊掉了筷子。”
这样细节的描述来源于作者瑰丽的想象,那么历史上,曹操以及他的阵营对刘备真实的评价到底如何呢?
我们查询《三国志》,却很容易发现了几处蛛丝马迹。
第一次,是公元196年,吕布袭击刘备,刘备败走投奔曹操。曹操手下的谋士劝说道“依我看,刘备有雄才大略,又深受民众爱戴。一定会成就大事,不如趁这个机会杀了他。”
曹操回答说“如今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杀了他会阻挡天下的人来投奔,不应该这么做。”
后来又有一次,公元199年,袁术势力衰微,曹操想乘胜追击,派出刘备带领一部兵马去拦截袁术。曹操手下的程昱、郭嘉了解后急忙说道“不该放走刘备。”
曹操也立刻醒悟了,并且感到后悔,急忙派人去追刘备,惋惜已经走得太远而没有追上。
而刘备后来就地杀死了曹操派来监视他的刺史,从此如潜龙入海,逃脱了曹操的辖制。
要了解,在曹操和他们的谋士们把刘备视为心头大患的时候。刘备还是个并不起眼的存在,但是素有识才之慧的曹操,却用他毒辣的目光,辨别出了他未来最大的敌手之一。
我们并不了解刘备是以怎样不俗的表现,让曹操另眼相待。那些风云人物的奇闻异事,早已封存在历史长河之中。但自古英雄惜英雄,大抵就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