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时,刘伯温是如何保全性命的?
中文名:刘基(1311年~1375年)别称:刘伯温、刘青田、刘文成、刘诚意字号:字伯温国籍:大明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文成南田镇武阳村(旧属青田)出生日期:1311年7月1日(辛亥年)逝世日期:1375年5月16日职业: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等主要成就:明朝开国元勋,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代表作品:《诚意伯文集》、《卖柑者言》等爵位:诚意伯谥号:文成
姓 名:朱元璋(1328.10.21~1398.6.24)别 名:重八兴宗国瑞国 籍:中国明朝民 族:汉族出生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出生日期:1328年10月21日(戊辰年)逝世日期:1398年6月24日职 业:皇帝主要作品《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御制皇陵碑》《周颠仙人传》等主要成就: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结束民族压迫,恢复民族平等;剿灭群雄,驱逐胡元,建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一世一元制;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开创洪武之治;重视文化教育,整顿吏治;恢复朝贡体系,提出“不征之国”即位地点:应天(南京)在位时间: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即位年龄:40岁在位时间:31年享 年:71岁庙 号:太祖谥 号:高皇帝年 号:洪武陵 寝:明孝陵
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功臣和忠臣下场都很悲惨。历史名人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朝那么血腥,屠杀几万人以解一时之恨,这只是这段血腥历史的冰山一角。而那些当年帮助朱元璋一起打下江山的同行者,那些建国后依然发光发热的功臣,最终却落下个惨遭屠杀殆尽的结局。
如今的社会法制健全,那种惨状自然是骇人听闻的,帝王的怒发冲冠就意味着有几万人要死亡,甚至是地动山摇山河破碎。古时的暴君向来都是得天下者,而天下也被冠以一个人的姓,成为了一姓江山。
几乎可以说多数朝代都能讲出一段残暴的历史,但如果要评出一个之最,那必然是朱元璋统治下的那个人人被笼罩在阴云下的明朝。
朱元璋的所作所为简直是丧心病狂,他毫无人性的统治策略就是要洗净普天之下所有能够威胁到他的人。毕竟他曾自己一手打下江山,有多少人妄想得到这个位置,有多少人想要推翻他自己的统治。
因此朱元璋的朝廷根本没有人敢有二心,朱元璋敏感脆弱的心就像地震仪一样监视者四面八方的风吹草动,稍有一点不忠的苗头就是一个诛杀九族或是几万人血溅当场。
封建社会中,尤其是皇帝的宫中,根本不存在什么讲求证据,君要臣死就一定会落到实处。毕竟那些开国功臣不杀干死净朱元璋就不能安心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总得找点借口让一些人血溅当场才能让他稍微安心一些,可以见得当年最早加入朱元璋队伍同时也功勋最为卓越的那些功臣没有留下几人。
曾经共患难是为了一同分享江山,尽管朱元璋兑现了他的许诺,可是这些得到的好处却通通没命享。但也有例外存在于世,他们最终逃过一劫,不伤毫发全身而退,这个人就是刘伯温。
朱元璋很了解他的江山是不稳定的,当年从激荡的乱世中打下这片江山,他自己就是一个王朝被推翻的见证者。因此现在明朝越是稳定,他就越是着急。没几年的时间,朱元璋就伸出了他的魔爪,洪武年间几个惊天动地的大案子都是朱元璋发起的,目的显然是消除朝廷中那些对他具有威胁性的力量。
第一个案子空印案,当时被牵涉的人数十分众多,仅是被杀掉的官员就多达数百人。这些官员许多都是功绩在身的功臣,他们别无二心的为明朝效力,也许只是说了不合朱元璋心意的话就惨遭屠戮。
短短的三年不到,胡惟庸案惊动天地,令天下哗然。胡惟庸当时是以丞相的身份辅佐朱元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想而知这正是朱元璋所不能容忍的。而丞相一职是传统文化,朱元璋正是颠覆这个传统的人,在他杀了胡惟庸并诛了九族之后,丞相这个自古以来的职业也就此消失了。
而最后在郭桓案中,朱元璋更是杀了几万人以泄恨。接着蓝玉案也相当惨烈,又是一万多人没了性命。朱元璋不仅要杀死这些功臣,还要杀死他们的所有子孙后代以免留下后患。而最后奇迹生还的仅剩下四人,这四个人简直堪称奇迹了。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就是刘伯温了。
刘伯温尽管没有受到牵连,不过也颇具危机意识,急忙告老还乡消失在了朱元璋视线里。为了能够彻底安心,他还给自己举办了葬礼,希望让朱元璋以为他已不在人世间。可是朱元璋哪里能够轻易放过他,反倒亲自来到刘伯温老家想把他揪出来。
总结:可没想到刘伯温已经写好一首诗等他了,就写在寺庙的墙上:大千世界正茫茫,何必收拾一袋藏?古来多少英雄辈,得道多助失道亡!朱元璋看后犹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不仅不再追杀刘伯温,甚至也放弃了对所有官员的追杀。